Writersblog

Salomon Kroonenberg

Salomon Kroonenberg, 荷兰非虚构类文学作家

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荷兰的活动设计安排十分巧妙。组织者Tiziano Pérez和Bas Pauw,配对把诗人放在一起 >>> read more

Henk Pröpper

Henk Pröpper, 荷兰文学基金会会长

图博会在即,现在该是时候感谢在过去的几年中为荷兰文学做出努力和贡献的我们的中国朋友们了。首先要感谢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的组织方,早... >>> read more

康慨

康慨, 《中华读书报》记者

书展结束了。也许你会登一登长城,游一游胡同,然后回到荷兰,准备你与中国同行的合同。 这里是一些建议:... >>> read more

Michele Hutchison

Michele Hutchison, 荷兰De Arbeiderspers出版社编辑

第一天来到展台,我就问一位中国参观者,她的同胞会如何看待荷兰文学。... >>> read more

Michele Hutchison

Michele Hutchison, 荷兰De Arbeiderspers出版社编辑

今天真让人激动,我们终于见到了花城出版社的宋瑜。她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 >>> read more

Ingrid and Dieter Schubert

Ingrid and Dieter Schubert, Dutch illustrators

书展的第三天,蔚蓝的天空,这是几日来太阳初次高照。直到昨日,一层尘雾一直还笼罩着整个京城,深呼吸,不是一种选择,其实你最好避免呼吸。... >>> read more

康慨

康慨, 《中华读书报》记者

对中国读者而言,此乃了解荷兰文学的难得良机。我们的主宾国对其主题”开阔的风景·开阔的图书”之出色呈现,甚至好过了我的... >>> read more

Salomon Kroonenberg

Salomon Kroonenberg, Dutch writer

一只鸭子飞越世界无尽的海洋,极想找个地方产蛋。但那时还没有土地,也看不到任何绿色的山丘。芬兰的民间史诗中卡勒瓦拉的创世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宝瓶... >>> read more

Michele Hutchison

Michele Hutchison, Editor De Arbeiderspers

“在浏览的时代,我们提供阅读”——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所见标语。 昨天从开幕式回来,在大巴里... >>> read more

Michele Hutchison

Michele Hutchison, 荷兰De Arbeiderspers出版社编辑

Arbeiderspers出版社出版的外文图书集中一颗璀璨的宝石是一本薄薄的奶油色的、装在一个深红色的纸条盒子里的书。盒子上纵刻着镂空的卷曲... >>> read more

Michele Hutchison

Michele Hutchison, 荷兰De Arbeiderspers出版社编辑

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中国出版人,不管是在伦敦、法兰克福,还是阿姆斯特丹,都非常讨人喜欢、有礼貌,同时又有些害羞。他们总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礼物:套装... >>> read more

Salomon Kroonenberg

Salomon Kroonenberg, 荷兰非虚构类文学作家

我从没去过书展,也无法想象书展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要坐在一个小书摊后,就像在阿姆斯特丹的Spui广场上或者法国的塞纳河边一样,把我的书硬塞给那... >>> read more

康慨

康慨, 《中华读书报》记者

我从2006年开始报道荷兰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的活动。第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荷兰敲开中国书市大门》。... >>> read more

Henk Pröpper

Henk Pröpper, 荷兰文学基金会会长

再过两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博览会之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就要正式拉开帷幕了。 众所周知,荷兰是今年北京图博会的主宾国。荷兰文化部的国务秘... >>> read more

迪特尔 & 英格丽特•舒伯特(Dieter en Ingrid Schubert)

迪特尔 & 英格丽特•舒伯特(Dieter en Ingrid Schubert), 荷兰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

Ingrid and Dieter Schubert are Dutch illustrators... >>> read more

Michele Hutchison

Michele Hutchison, 荷兰De Arbeiderspers出版社编辑

北京的交通吓死个人,我相信其他博主也提到这点了。到达展会现场需要一个小时时间。... >>> read more

Thomas Möhlmann

Thomas Möhlmann, 荷兰文学基金会工作人员

中荷诗人还有200余名现场观众一起在潮味十足的方家胡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猜火车餐吧楼上楼下挤满了热情洋溢的观众(估计平均年龄在25岁... >>> read more


哈里·穆里施:《阿齐巴德·斯托哈姆》

哈里·穆里施:《阿齐巴德·斯托哈姆》

哈里·穆里施1951年发表处女作小说《阿齐巴德·斯托哈姆》后,立刻被公认为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天才和二战后荷兰文学的新声。这个极富想象力的故事及其离奇人物,为穆里施非凡的文学创作生涯奠定了基调。他在盛行的文学现实主义主流中,以其抽象写实风格著称,明确显示了吸引国际读者的实力。 这部小说可以被视为艺术与文学复兴的原则性宣言。主人公是个不起眼的年轻人,他发现自己对一个演木偶戏的老头及其沉闷的木偶戏感到恼火,因为这老头每天在集市广场上表演受基督教教义启发的木偶戏。斯托哈姆开始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编出能激励观众思考的振奋人心的故事,来挑战这个演木偶戏的人。他吃力地描述生活的丰富与复杂,这种辛苦几乎要令他发疯,并使他成为笑柄。斯托哈姆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在此前,他成功地揭露了同胞们的狭隘思想。 《阿齐巴德·斯托哈姆》是一本引起轰动的处女作。穆里施后来表示,通过创作这部小说,他将自己从折磨着每个年轻艺术家的恐惧和彷徨中解脱出来。作为一名自信的高产作家,他创作 了承载原始神话、关键问题、文学典故和哲学,包括科学哲学等重大题材在内的可读性极强的故事,将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 read more

汉斯·伊伯苓斯: 《1890年以来的欧洲建筑》

汉斯·伊伯苓斯: 《1890年以来的欧洲建筑》

临近十九世纪末,欧洲各城镇发展的速度变得异常迅猛,因而造成了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巨大需求。为工商行业所吸引的城镇新居民都需要住房、学校、医院和图书馆。建筑师不再只为教会和地方统治者们服务;他们受日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公共机构的委托,设计了各种相应的建筑。与此同时,建筑师人数大增,从而使各种专业标准和培训机构变得十分重要。 汉斯·伊伯苓斯《1890年以来的欧洲建筑》这部综合性研究著作,首次在该领域中将欧洲的范围扩展到前苏联的乌拉尔山脉以东以及土耳其安卡拉以外的东南部地区。该书囊括了战后苏维埃帝国建筑的历史,填补了人们因无法了解铁幕背后的情形而造成的认知空白。 在伊伯苓斯这本附有丰富插图的著作中所呈献的各种事例表明,尽管东西方之间的思想交流有限,但结果却非常相似。开放空间与现代主义风格占据着优势,这无论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增长的人口,还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公民来说,都带来了城市居住区域的蔓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 read more

保德维恩·巴克尔: 《景观与世界观:从凡·艾克到伦勃朗》

保德维恩·巴克尔: 《景观与世界观:从凡·艾克到伦勃朗》

艺术评论家喜欢强调十七世纪荷兰风景油画的现代和写实特征,但保德维恩·巴克尔刻意要独出心裁。他指出,景观作为荷兰绘画主题这一悠久传统,可追溯到十五世纪初,即扬·凡·艾克那个时代。巴克尔宽泛大胆的立意,连同他明晰的风格,以及看似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博学,使此书的论题成为一项非凡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研究。 巴克尔介绍了一批思想家和作家,其中包括十五世纪修道院学者卡都新隐修士狄奥尼修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家约翰·卡尔文、地理学家亚伯拉罕·奧特柳斯和十七世纪的诗人康斯坦丁·惠更斯。从他们有关景观的思想当中,巴克尔辨识出了一种深受中世纪晚期曾流行的上帝造物观影响的世界观。 景观,无论是画中的,还是真实的,曾一度被当作是一种精神与道德寓意的宝库,巴克尔认为这种态度并不限于中世纪。正如巴克尔在他备受赞誉的、有关风景画家伦勃朗的最后一章里所阐述的,对于彼得·布鲁赫尔、伦勃朗·凡·莱茵、雅各布·凡·雷斯达尔这些画家来说,或许他们的思想远比我们臆测的还要传统,这对诠释他们的艺术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 read more

瑜蒂特·艾瑟琳,插画莫妮克·保曼: 《吉姆》

瑜蒂特·艾瑟琳,插画莫妮克·保曼: 《吉姆》

瑜蒂特·艾瑟琳是那种能进入人物头脑里的罕见童书作家之一,这里所指的人物是十一岁的吉吉·穆尔曼。吉吉十四岁的哥哥叶勒莫尔极有天赋,却又极其敏感。他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忍受任何新事物或变化。家庭生活以他为中心,以至于家庭成员们谁都无法正常生活。叙述者吉吉相信“语言非常重要”,她觉得“这个家庭里,大家谁都合不来”。她开始希望他们谁都不存在。 在去探望也叫吉吉的奶奶时,她发现废纸篓里有一张签名是“吉姆”的肮脏明信片,她希望这是给自己的。已经在怀疑老是争吵不休的爸爸妈妈是否是自己亲生父母,这下她可以对吉姆——这个来找她的很酷的兄弟——进行一番遐想了。这是这一充满探险之旅的开端。优美动人的场面和细微的线索,增强了吉吉的痴心妄想。暑假全家到海峡群岛的萨克岛度假时,吉吉到哪都能见到许多特殊的标志,它们以信件、门票和地图的形式出现,这一切都在莫妮克·保曼的摄影插图中栩栩如生。黑色岩洞和涨潮是出人意料的感人结局的前奏,它证明了“别人知道的东西,你其实也只能了解到一点点。”... >>>> read more

巴斯·凡·理尔: 《一颗树能做多少张纸?》

巴斯·凡·理尔: 《一颗树能做多少张纸?》

在成功的“儿童问答”系列的第七本书里,巴斯·凡·理尔回答了五十个有关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至于上面标题的答案:“一根约十米长,三十厘米厚的树干,大约可以制造八千张A4纸。足够印制三百册本套图书。” 这类具体的例子非常有用,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而言。皇室问题专家库尔·德·贺尔德在这套书的编写过程中,任务则较为轻松一些,他只需回答《女王手里有没有大门的钥匙?》。克力丝达·卡尔波要回答的问题也同样比较简单:《警察也会得到超速罚单么?》 最难的问题似乎总是落到巴斯·凡·理尔头上,但他一如既往,能够应对这些挑战。在这个系列里,即使欧盟这样的问题,他也通过《欧洲的每个人不久之后都会说欧洲语吗?》,把它写得十分有趣。 我们在这套图书里,能了解二氧化碳、冰帽融化,以及用“尿能”发动的汽车——一种氢能汽车,它能用7升尿液行驶二十五公里的路程。我们可以看到世上最干净和最脏的地方——塔斯马尼亚格里姆角(最干净)和中国临汾市(受污染最严重)——以及太平洋上一个由一亿吨漂浮的废塑料而形成的岛屿。 更贴近生活的问题有:什么对环境更有利?——来自温室的,还是从外国运来的橙子?选择用塑料,还是硬纸板包装的产品?许多成人不见得能马上回答这些问题。 但我们不必陷入悲观和沮丧之中。人类在不断努力去解决各种问题,对于那些想尽自己一份力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能从这本书找到许多提示。... >>>> read more

亨克·凡·斯特拉特与马尔泰诺·凡·德尔·林德: 《全鱼皆想象》

亨克·凡·斯特拉特与马尔泰诺·凡·德尔·林德: 《全鱼皆想象》

有一天,海里出现了一头大象,它只是随波逐流地上下浮动着。海里的生物都不知道它的来由,甚至不知道它是否真是一头大象。有的说“大象根本不存在”。另一位回答说,“肯定有大象!但它们不会游泳。他们会飞。”又有一位宣称“如果你擦洗不当,鳍后就会生出大象来。” 新手亨克·凡·斯特拉特(这是他的第二本童书)创作了这本欢快而略带颠覆性的动物故事集,它以奇特的汪洋大海为背景,书中充满了扭曲幽默的小句子,时时会让读者脸上露出笑容,比如青蛙在海上迷路时发出的哀叹:“唉,这么多倒霉事,全让我区区一只青蛙给赶上了。”这类议论给沉思的金枪鱼和满腹牢骚的鹦哥鱼之间略带哲学韵味的唠嗑,增添了些许奇妙轻快和发人深思的荒诞色彩。 在该书精美设计的烘托下,马尔泰诺·凡·德尔·林德的亚克力插画达到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度。剪切动物画面的强烈色调,轻轻流动的背景,有趣的视角,海洋生物们晶亮的小眼睛——这一切,完美地契合了凡·斯特拉特的海洋生物故事。... >>>> read more

安娜玛丽·凡·哈林恩: 《乔乔蛇囡》

安娜玛丽·凡·哈林恩: 《乔乔蛇囡》

乔乔生在马戏团里,但是加上她的六个兄弟,那里已经没有她的地方了。餐具托盘是她的摇篮,她的第一张床是在橱柜的抽屉里。她得把自己折起来才能躺进去。这使乔乔变得非常柔韧…… 一则充满杂技艺术的童话, 灵感来自中国马戏团。 如果有谁能在绘画中捕捉蛇囡的柔韧性的话,这个人一定是安娜玛丽·凡·哈林根。她当之无愧地三次获得金画笔奖:即2000年以《长发公主》、2005年以《爱上蝴蝶的熊》、还有1999年与舒尔特·高波合著的《玛莫克》。《大海的起点》为她赢得了2003年的银石笔奖。... >>>> read more

汉斯·高博尔与阿莉斯·侯赫斯塔德: 《朋友们悲与喜》

汉斯·高博尔与阿莉斯·侯赫斯塔德: 《朋友们悲与喜》

汉斯·高博尔与阿莉斯·侯赫斯塔德联手打造这本精美押韵的图画书,丰富的情感跃然纸上。从扉页开始,便妙趣横生,侯赫斯塔德在上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生物大汇展:孤独的大象伤心地垂着长鼻,欢快的青蛙玩着跳蛙游戏(它还能做什么?),还有幸福的狗熊在空中挥舞着它笨拙的爪子。 这些动物都重现在书中的五行诗句里,在孤独和新朋友的故事里。每首诗都聚焦一个不同的情感,侯赫斯塔德以鲜艳的色彩来描绘这些情感。当动物们把球踢进公牛的花园时,他满脸通红,愤怒地追赶它们。当读者担心作恶者将无法逃脱时,气氛曾一度紧张,但这个喜庆的动物故事决不会变得真正可怕——即使是愤怒的公牛那张大牛脸上,最终也露出笑容,与快乐的动物们欢聚一堂。侯赫斯塔德精心地选择她的色彩;伤心小鼠在柔和的绿色森林里互相安慰,在明亮的粉红色的阳光下,大象和驴羞答答地庆祝他们找到了新爱,插图完美地衬托了诗篇。 引言 “在鲜艳的色彩中,年幼的读者将遇到多种情绪状态,他们会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识别这些情感。”—— 读书羽毛奖评委会报告... >>>> read more

阿普·戴克斯特豪斯: 《精明的无意识:用感觉来思考》

阿普·戴克斯特豪斯: 《精明的无意识:用感觉来思考》

我们凭着有意识的估量,来做出重要的决定——起码我们这么想。情况是否真正如此,我们并不清楚。在自己作出买房的决定仅花了5分钟之后,心理学家阿普·戴克斯特豪斯便开始思索这一课题。他以志愿者为考察对象,证明了绝佳的决定是最快做出来的决定。 在《精明的无意识》这本荷兰的畅销书中,戴克斯特豪斯向意识远比无意识重要这一盛行观念提出了挑战,他总结出无意识在决定我们行为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其实远远大于我们所意识到的任何一种思维过程。 作为科学家,戴克斯特豪斯没有探讨哲学或宗教事务,诸如人们相信意识使人类有别于动物,或者我们死后是否会有某种东西继续生存等问题,但他断言,意识造成了假如我们没有意识将是多么可怕这一错觉。同时,他确信,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意识,因为它能让我们无论是从音乐、一杯美酒或是一个笑容之中,得到一种愉悦的感受,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 read more

郑宗琼: 《讲故事人最美的三十则童话》

郑宗琼: 《讲故事人最美的三十则童话》

享誉荷兰的插画家郑宗琼,在给自己的孙子朗读故事时,发觉童话竟然能够如此玄妙。Gottmer出版集团曾约他编过两本童话集,他在里面以其明晰的风格加上许多诙谐的旁白,描绘了著名的童话故事。《讲故事人最美的三十则童话》是这两本童话集的精选册,所选故事有白雪公主和蓝胡子等等。该精选册不仅显示了郑宗琼是一位富有天赋的讲故事人,而且还是一位能展现神秘童话场面的技艺精湛的插画家,他以西方的眼光配以东方的精准,以及对阴森恐怖气氛的嗜好,绘制了妙趣横生的图画。该艺术家自幼偏爱惊怵故事,因此他是如此享受绘制童话插图的乐趣——其实现实生活中总是危机四伏。在这本书中,郑宗琼早期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激情活力,已经让位于温柔天真和恬淡宁静。以孩童的稚朴配以成人的娴熟技艺所绘制的迷人插画,确保了这本童话集将流传久远。... >>>> read more

马帝努斯·奈霍夫: 《阿瓦特》

马帝努斯·奈霍夫: 《阿瓦特》

马帝努斯·奈霍夫1894年出生在海牙的一个图书销售出版商的家庭里。他的四本诗集中,收录了有史以来出版过的一些最佳荷兰语作品。其处女作《漂游者》于1916年一经发表,他便立即被公认为才华卓绝的诗人。此后发表的《形式》(1924)和《新诗歌》(1934),印证了他在荷兰文学风景线上作为伟大革新者的这一美誉,尽管他始终如一忠实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奈霍夫的最后一首重要诗作是长诗《零时》,该诗与《田园诗》一起发表于1942年。此后,直至1953年故去,他一直致力于剧作和翻译。 《阿瓦特》起先作为诗集《新诗歌》的一部分发表,它无可争议是奈霍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此也是二十世纪荷兰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奈霍夫巧妙生动地呈现了一个奥秘,尽管所有描述明晰了然,他却不断挑战读者的想象力,使其产生新的理解。他的诗歌至今依然令人着迷,且常被用作新出道诗人的定位点。 引言 “奈霍夫是一位杰出的荷兰诗人。他的诗《阿瓦特》不容忽视,它是[二十]世纪最壮丽的诗篇之一……我认为,这就是诗歌的未来,或者说,至少是为一个极其有趣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约瑟夫·布罗茨基 “奈霍夫无疑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在那个时代极为独特,他能够涉猎各种国际现代主义思潮,却丝毫没有失去自己作品的独特性。”——《推荐读物》... >>>> read more

吕瑟贝尔特: 《诗集》

吕瑟贝尔特: 《诗集》

吕瑟贝尔特(1924-1994) 是二十世纪荷兰诗坛最有影响力的创新者之一。他是“五十年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关键人物,该运动的主体是一群改变了二战后荷兰文学面貌的实验派诗人。吕瑟贝尔特对抽象绘画和素描,以及新诗歌模式进行实验,他认为无论他的语言还是国家,对于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前卫的“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实验,都到了该适当重复的时候”。 该“五十年代运动”创立于1948年,曾与欧洲眼镜蛇运动和荷兰实验组的画家和作家都有交往,正如画家康斯坦特常在自己的宣言里所指出的那样,所有成员都“反对那些曾经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已退化的美学概念。”首次明确提出了要与早期既定的文学与艺术决裂。 富于革命性的五十年代新诗的典型特征之一,是诗人们从豪放不羁的语言中得到愉悦,并对其威力和效果充满信心。与此同时,新诗歌旨在展现一个去除了所有形而上学确定性的现实。对于吕瑟贝尔特来说,这种态度可以概括为:人作为“宇宙边上的一粒面包渣”的敏锐意识,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最强烈的新感性表达。常被誉为“五十年代诗人群的皇帝”的吕瑟贝尔特,作为诗人的声誉不断扩大,他最终于1983年赢得了荷兰国家文学奖。他将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自己的绘画、素描和诗歌创作。... >>>> read more

拿霍姆·M·威恩贝荷:《诗选》

拿霍姆·M·威恩贝荷:《诗选》

在荷兰当下最卓越的诗人之一——拿霍姆·M·威恩贝荷看来,应当可以如此评价一首诗:开头还不错,但到了第七行就成了虚假言论。他还说过,连一个十二岁的小孩都能理解他的诗歌。他寻求的是明了和合理性。假如这并非那般老生常谈的话,其中的含义或许是想说威恩贝荷的诗能立刻吸引读者,但不轻易袒露自我。然而,威恩贝荷的诗却又是一目了然的,只有当读者重新阅读时,意料之外的因素才会显现出来。其所有作品里最深刻的问题之一是:什么东西是值得的?这是一个可以裂解成各种其他问题。在哪睡觉?要唱什么?要买什么?我们的时间要花在哪件事上?我们该去哪儿旅行?我们如何行动?如此等等。... >>>> read more

鲁克·凡·米德拉尔: 《通往欧洲的道路:一个起点的历史》

鲁克·凡·米德拉尔: 《通往欧洲的道路:一个起点的历史》

鲁克·凡·米德拉尔极为独特地将1500年以来的欧洲权力政治与当今布鲁塞尔机构联系在一起。国际重大事件——如苏伊士运河危机、柏林墙倒塌、9.11恐怖袭击事件——不断迫使欧洲在国际舞台上寻找自己的新角色。在时事的一片喧嚣中,政治家们成功地将过去和未来相连接,从而铺设了一条通往欧洲的道路。 继承约翰·赫伊津哈的荷兰传统,凡·米德拉尔将例证、故事和各国迥异的说辞融为一个欧洲历史。他摆脱现有欧盟文献的陈言俗套,并通过聚焦于特殊事件和有力的细节,阐明其复杂的根源,为欧洲编史修志,如同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约瑟夫·埃利斯编纂那部美利坚共和国独立建国史《那一代:可敬的开国元勋》一样。 凡·米德拉尔为欧洲政界作了五年的幕僚。他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和历史学家的博识、政治哲学家的才智以及小说家的叙述天赋记述了欧洲的诞生。... >>>> read more

法朗克·韦斯特尔曼: 《孟德尔老兄的千里马》

法朗克·韦斯特尔曼: 《孟德尔老兄的千里马》

法朗克·韦斯特尔曼通过一匹马——利皮扎马的故事,对维也纳“西班牙骑术学校种马”的四代纯血统进行了惊人的探索,以发掘它们对于世界最强统帅的意义,由此对二十世纪人类的大悲剧进行了考察。 注定灭亡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冠上的活珍珠”曾被纳粹培殖者盗窃、转移和进行试验。随着白马童话的逐渐变味,培殖利皮扎马成了我们对待自然、文化、进化、遗传态度的一种隐喻,它反映了人类想以类似培殖马匹的方法,来制造完美人类那种难以遏制的愿望。 法朗克·韦斯特尔曼的著作读来宛如侦探小说,他以迷人的细节描述了所有人物和马匹。在描述的过程中,他对上世纪欧洲意识形态冲突提出了新见解。他对自己穿越利皮扎马培殖地区之旅的描写,包括该地区的暴力和战争史,其实是对二十世纪的遗传学和优生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在其最残暴的表现上的一篇细微而生动的论述。... >>>> read more

查尔斯·登·特克斯: 《牢房》

查尔斯·登·特克斯: 《牢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家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今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储存在网上,隐私还能得到保护吗?在小说《牢房》里,精心构建的情节围绕着身份盗窃。一个有着广泛网络的国际犯罪团伙通过互联网窃取了商业顾问迈克尔·贝利赫尔的身份,他似乎要为该团伙的犯罪活动受到责难。在一个与某些强势人物有瓜葛的商业伙伴和一个高深莫测的律师的帮助下,贝利赫尔展开自己的侦查活动,希望能拆穿这一阴谋。 贝利赫尔对自己失窃身份的追索,把他带进各种人际圈子——从被社会排斥者,到政治精英,并使他面对自己的过去。凭借对细节的敏锐眼光和深刻捕捉丰富多彩的人物心理状态的技巧,登·特克斯探察了一个犯罪与政治利益交织的社会。他对荷兰景观的描绘——灰色海岸线和由工业区点缀的令人压抑的乡村,堪比那些最优秀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学性犯罪小说作家。《牢房》表述了在一个令人生畏的犯罪背景下存在主义的焦虑,使读者置身悬念中,直至最后一页。 #### 生平 查尔斯·登·特克斯是荷兰备受推崇的犯罪小说作家之一。他的情节一般置于商业、媒体、金融和工业背景之中,因身为商业咨询顾问,他对这些领域了如指掌。《牢房》是他的第七部小说,为其第三次赢得了一年一度的荷兰犯罪小说奖——金“索套”奖。他的作品常被人拿来与美国的约翰·格里沙姆、麦可·克莱顿和英国的迈克尔·里德帕思的作品相媲美。 引言 “登·特克斯再次显示他是一位原创与悬念大师。”——《忠诚报》... >>>> read more

阿尔农·赫闰伯格: 《幻痛》

阿尔农·赫闰伯格: 《幻痛》

“假如经济规律适用于任何事物的话,那它也适用于情感”这是罗伯特·梅尔曼的连珠妙语之一。小说《幻痛》的主人公梅尔曼,深受作家思路滞塞的折磨,他唯一的成功出版物是一本标题为《波兰犹太人厨艺69道菜谱》的烹饪书,写该书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赚钱。当他的著作被解释为是一种接受二战犹太人大屠杀的积极态度时,他一度变得世界知名——只有阿尔农·赫闰伯格,或者也许只有伍迪·艾伦,才能想出这样的玩笑来。 梅尔曼死后,他那个未曾得到过多少父爱关心的儿子,收到了一个邮包,里面是一个未刊小说的许多片段。它们讲述了梅尔曼生活里各种滑稽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寻求自我逃避的人物。躲在讽刺性幽默的背后,无法真正与人进行接触,对他来说,作为作家他所关心的问题只有——“这能否编成一个故事?” 书名不仅是指梅尔曼思想中所感受到的他瘫痪的肢体上的疼痛,而且也是指父亲的悲剧给儿子所带来的痛苦。它还象征着作家的困境和恐惧,赫闰伯格在《幻痛》这部关于一个失败作家的荒诞小说里,对此做了深刻有力的描述。... >>>> read more

A.F.Th.·凡·德尔·海登: 《骨灰归宿》

A.F.Th.·凡·德尔·海登: 《骨灰归宿》

在A.F.Th.·凡·德尔·海登的作品里 ,现实与虚构总是紧密相连。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诸如1980年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登基大典时,所爆发的严重的街头骚乱,以及七、八十年代社会上的种种动荡不安——构成了他作品中那些常常以真人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的戏剧性生活背景。 在小说《骨灰归宿》中,凡·德尔·海登始终贴近现实,“或许这是出于错位的尊从”,他如此写道。他在日记片段和各类记述中,描绘了六十七岁便“淹死在自己的液体中”的酒鬼父亲 。 在凡·德尔·海登的早期作品里,他已描述过自己在穷困潦倒的小村子里度过的童年,以及复杂的父子关系。比如在成套小说系列《无牙的岁月》的第一部中,虚构和现实相融合,书中的父亲只能让主人公感到愤怒与难堪,尤其是因为他继承了父亲酗酒的恶习。 凡·德尔·海登深入挖掘自己罕有的亲情回忆,作为他试图理解父亲的一种方式。由此使这本有关接受复杂父子关系的记述,成为一首献给父亲的既忧郁又温柔的安魂曲。... >>>> read more

玛格丽特·德·默尔: 《名歌唱家》

玛格丽特·德·默尔: 《名歌唱家》

在玛格丽特·德·默尔的长篇和短篇小说里,爱情关系通常是冲突的源泉,因为感情的专注会限制个人自由。以十八世纪中叶动荡的意大利为背景,小说《名歌唱家》中的爱是倾斜的。著名歌手格斯帕罗为了能精彩地演绎女性角色,在儿时被阉割。他冷静地对待那不勒斯贵族莎萝特的热情关注,认为这是对自己艺术的尊崇。莎萝特接受这一差异,他们的爱情在肉体方面完全是为了她的愉悦。 格斯帕罗和莎萝特共同象征了他们所处时代里相互矛盾的事物。莎萝特不愿屈从于扮演教堂和传统所指定的人生角色,她聪明地将婚姻的确定性与来自短暂激情的欢愉相结合。作为阉人,格斯帕罗则代表了一种即将被现实歌剧中的女歌唱家所取代的多余现象。 德·默尔专修艺术史,而且还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古典歌唱家,她对一个时代的描绘令人信服。她灵活优雅地讲述了一则险些成为悲剧的童话故事,其语言与结构都与她所描述的那个时代里高雅克制的艺术十分谐调。... >>>> read more

汤米·维尔林哈: 《小凯撒》

汤米·维尔林哈: 《小凯撒》

为创作小说《小凯撒》,汤米·维尔林哈奔赴三大洲以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英国的海边小镇到巴拿马的丛林,从中东到美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些地方都是其作品的主人公路德维希·舒尔兹——母亲称其小凯撒——艰难漫长的寻亲之旅中所停靠的港口,他被双亲抛弃,从此生活听天由命。他的两个名字暗示了父母对他的狂妄期许:路德维希——出自那个建造疯狂的童话古堡的德国君王;小凯撒——古罗马大将凯撒与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之子。他们为实现自己堕落的幻想而牺牲自己的孩子。其父,像康拉德《黑暗的心》里的库尔茨,痴迷于丛林里的一个建造项目,其母则是个色情明星。以杰夫·昆斯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上大明星的茜茜丽娜夫妇二人为原型的这对怪异男女,其后代长大后变得异常孤僻,焦躁不安地寻找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只有在寻亲之旅的种种磨练结束之后,他才能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维尔林哈创作的《小凯撒》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成长小说,同时也是一则有关孤独、爱和家庭的寓言故事。... >>>> read more

赫尔曼·柯赫: 《带泳池的凉亭》

赫尔曼·柯赫: 《带泳池的凉亭》

医生是无可非议的。他们的病人带着自己所有的秘密,将全身心一并交给他们。赫尔曼·柯赫的小说《带泳池的凉亭》里的主人公——马克·施洛瑟尔,是个为名人阔佬看病的家庭医生,他那关怀体贴的面具背后,显露出的是一幅冷酷无情的愤世者嘴脸。他蔑视病人,冷漠超然地观察他们,佯装关心他们。多年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当回事,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不过是那个只重视费用、利润和统计数据的医疗保官僚机器里的一个齿轮而已。 当他发现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名誉受到损害时,他反而意识到自己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如果他的一个病人死了,谁又能奈何他?他很瞧不起医疗纪委会,他们肯定会把这种医疗事件搁置一边。同柯赫以往备受赞誉的畅销书《晚餐》一样,《带泳池的凉亭》也是一本情节惊险的当代社会风俗小说,作者以尖刻的幽默来描绘富丽堂皇的场景。柯赫所提出的伦理问题让读者久久不能释怀。... >>>> read more

赫尔布兰德·巴克尔: 《迂回》

赫尔布兰德·巴克尔: 《迂回》

在赫尔布兰德·巴克尔相对较少的作品总量中,自然界占据着突出的地位。作为农民的儿子,现在又担任园艺师,所以他详尽地掌握有关该主题的知识。在其作品中,自然不是浪漫的背景,而是一项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战胜的挑战。 在《双胞胎》这部为他带来国际声誉的小说中,主人公命中注定要在逐渐衰老的父亲那挑剔的目光注视下接管家庭农场。 小说《迂回》里的主人公阿赫奈丝,一个不久前还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教书的已婚女人,如今选择了在威尔士乡下孤独而艰苦的生活。试图对她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进行解密的读者一路被置于悬念之中,直至戏剧性的结局。 但到了那一刻,阿赫奈丝为之逃遁的一切——失败的婚姻、一个导致她被解雇的痴迷男生的恶意报复、医疗检查结果等等——都变得无足轻重。《迂回》的核心,在于一个女人在受到人类和自然双重威胁的环境中如何保全自己。只有迂回而行,主人公才得以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死亡。... >>>> read more

彼得·布瓦达: 《博妮塔大道》

彼得·布瓦达: 《博妮塔大道》

一位正人君子因自己子女所带来的耻辱而名誉扫地,在《博妮塔大道》这部小说里,彼得·布瓦达为这一普遍和永恒的主题设置了一个当代的背景。西姆·西格里尤斯的生活道路一直是向上的,直到2000年一家烟花爆竹工厂爆炸,导致他生活和工作的大学重镇一片混乱并遭受严重的破坏。西格里尤斯出身卑微,在把握时机发挥自己的数学天赋之前,他先是成名于竞技柔道。后来他成为大学教授,继而是校长,就在他即将接受部长职务的关键时刻,大火吞噬了他家乡的一个居民区。以这场基于荷兰恩斯赫德市真实事件的火灾为背景,对西格里尤斯一家造成爆炸性冲击的事件戏剧性地展开了。从其子女的道德颓丧——儿子堕落到犯下重罪,最心爱的女儿在其心理不稳定的男友的帮助下,从网络色情牟取暴利——西格里尤斯识别出他所处时代的一切邪恶。 《博妮塔大道》的描述充满激情,且结构巧妙,委实令人难以释卷,但它同时也提出了有关正直、家庭价值观、贪婪、教养的作用和无限制开放网络色情等伦理问题。... >>>> read more

托马斯·里斯克: 《一切都在改变》

托马斯·里斯克: 《一切都在改变》

在里斯克新近出版的小说中,他改变视角并重新调整迷乱的氛围,直至使人感到仿佛一切都不可靠,这些变化对他的读者们来说,也并不奇怪。三十四岁的主人公安东·米洛特为死于事故的妻子罗缤悲伤不已,他在街上邂逅了年幼的自己。他跟这个曾经是他的男孩一起到柏林去旅行,男孩向他讲述自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童年往事。二战给家庭生活蒙上了阴影,安东的父亲,一名抵抗纳粹占领的荷兰英雄,后来变成了一个霸道的莽汉,时时发脾气,致使他身边最亲密的人长期生活在焦虑之中。 尽管成年的安东因受癫痫病发作的困扰而对世界产生了扭曲的看法,但孩提时的安东却有着准确生动的记忆——比如说,对德国姑娘罗丝玛丽,一位来自柏林的难民,她从1949年起就和米洛特一家住在一起,曾与安东初尝禁果。安东对罗丝玛丽的爱注定难逃劫数,在一个令人震惊的场面里,父亲的崇高地位被轰然颠覆。该书结构独特,风格诗化,每句话都蕴含着非凡的神秘力量,对失落的童年作了感人至深的描绘。... >>>> read more

伊基·弗洛伊德: 《厄勒克特拉:母女关系的悲剧》

伊基·弗洛伊德: 《厄勒克特拉:母女关系的悲剧》

心理治疗师伊基·弗洛伊德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自己时时与一些产后感到困惑的女人打交道。她们当中有的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觉得自己无法按照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去爱新生的宝宝,因而心怀愧疚。她开始意识到这些女性与自己母亲的关系往往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从心理分析的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无亲缘关系)所提出的理论中,伊基·弗洛伊德很难见到关于母女关系的内容,因此,她便着手填补这一缺漏。在《厄勒克特拉》这本部分地基于患者经历的书中,她指出了女人在这两种角色中所体验的悲剧的根由。受著名的弗洛伊德——这位用其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来阐述儿子与其父母关系的前辈的启发,她选择了希腊神话中的女性人物——厄勒克特拉来代表母女之间复杂的关系。 伊基·弗洛伊德成功地将自己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使许多患者的生活大有改观。对于那些适应性强的母亲和女儿们,该书作者也为她们就一向复杂的母女关系提供了独到的见解。... >>>> read more

里克·史密茨: 《左撇子之谜:用手偏好如何让世界变得多彩》

里克·史密茨: 《左撇子之谜:用手偏好如何让世界变得多彩》

纵观历史,人们总是把左撇子与笨手笨脚、各种毛病和令人生厌的品性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些负面涵义,让许多左撇子遭受恶劣的待遇乃至迫害。如今,左撇子不再蒙受耻辱——这一点没有阻碍奥巴马及其前任中的四位登上美国总统宝座——但令我们仍然感到困惑的是,相比我们所认为的正常行为,有大约百分之十的人表现出先天性的偏离,而且这是一个普遍的比例常数。 里克·史密茨谨慎地拼合着各种拼图碎片,将神经学和遗传学研究的新见解与一系列历史掌故、奇异的迷信思想和老妪的故事相提并论。即使到了二十世纪,令人恐慌的报道依然比比皆是;就在几年前,心理学家还声称,左撇子的寿命要比一般人少九年。史密茨指出,对左撇子寿命的猜测曾经是而且仍然是被拿来做为公众的消遣,假如它真是一种疾病的话,人们也就不会以此取乐了。 在探讨世界各地关于左撇子的理论和哲学的过程中,史密茨除了其它方面的论述,还解释了为何在中国对左撇子不存在偏见,尽管中国儿童也被迫改用右手写字和吃饭。但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人“左为阳(与阴相对)”的联想使他们对左撇子持中立甚至积极的态度。... >>>> read more

迪克·斯瓦普: 《吾即吾脑:从子宫到老年失智症》

迪克·斯瓦普: 《吾即吾脑:从子宫到老年失智症》

在西方,人们一直认为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的教养。这种信念消极的一面,是人的一生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差错,都可推卸到父母身上,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归咎于社会。同样地,这种思维方式暗示着许多疾病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是病人咎由自取。 迪克·斯瓦普提出了与之对立的证据。我们的一切,以及那些会影响我们大脑的疾病,在我们出生之前就早已贮存在我们的神经元里。教养和诊疗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唯独没有触及的一点是母亲的罪责;吸烟,饮酒和使用毒品都会严重地损害健康的胚胎。 但斯瓦普相信,对大脑功能的研究,以及为开发可预防甚至治愈如失智症等老年人疾病的医疗手段而做出的努力,仍然至关重要。利用他广泛的国际关系,他指出,中国,即他作为访问教授常去的国度,其政府正积极鼓励倡导对大脑和DNA过程的研究。... >>>> read more

若姆西·拿瑟尔:《天国生活》

若姆西·拿瑟尔:《天国生活》

他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荷兰当代桂冠诗人,喜欢创作长篇而铺展的诗文,其间多种声音回荡,幽默与悲剧并蓄。他不怕选择道德立场。拿瑟尔是一位多面手,但植根于音乐和历史的诗歌,是其作品的核心。他的诗歌和散文热切呼吁我们,当以世界性和开放的眼光看待人与人类状况。就其祖国和桂冠诗人的职责,他指出:“荷兰一直致力于自我改造,因此我认为,一个诗人恰好可在这方面,不是通过提供答案,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做出一点贡献。我本人对于反思荷兰身份的问题很感兴趣。荷兰人:他们到底是谁呢?”... >>>> read more